1.关于芬兰历史的感想
看看芬兰:国家的经历造就了国民性格的隐忍、羞涩、坚韧、内敛、,我是知道手机才知有诺基亚,来北欧才知诺基亚1865年就有了;到芬兰才知通力电梯,他发展了150年的历史让人叹服;环境和国情致使芬兰人必须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出路没有生路;历史的厚重负担,俄罗斯和瑞典在两端挤压,几经战火,再造重建的经历,坚韧的芬兰人充分利用再造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再造国家,再造中能力和智慧得以充分发展,芬兰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无不体现其高超和智慧,经典设计无处不在,看看街头的橱窗,突兀矗立街头的雕塑,一个休闲的座椅设计,处处体现出芬兰人的独特的智慧聪颖;这个圣诞老人的故乡,各式各样的驯鹿形象设计无不带有浓郁的芬兰味道,让人得到醉心的享受,芬兰的琉璃制品的构思精美,制作精湛,他的材质就是普通琉璃,但却以设计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精湛取胜的,这类精品离我们是那么的亲近,这就是生活和艺术的结晶,是芬兰人的独特创造;这就是芬兰人,他们使仅有560万人口的芬兰成了世界级的国家。
2.芬兰的发展史
芬兰历史开始于1万多年前人类在现芬兰地域的定居,这种原始公社制度在芬兰一直持续到公元12世纪。
经历了瑞典发动的一系列扩张活动后,芬兰于1362年开始被瑞典统治,直到19世纪初。1809年,俄罗斯帝国击败瑞典,芬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
随着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芬兰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8年的芬兰内战使俄国布尔什维克势力退出芬兰国土。
在短暂的王国政体倒台后,芬兰共和国于1919年成立。1939年,苏联发动了苏芬战争,芬兰被迫割地,此后,芬兰在1941年加入德国阵营参加了对俄战争。
二战结束后,芬兰成为战败国,主权和外交长期受制于苏联,没有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并在195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就与其建交。苏联衰落后,芬兰逐渐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
3.芬兰的发展史
在世界最大移动电话生产商诺基亚的故乡----芬兰,手机的普及程度已可与著名的桑拿浴相比。
漫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街头,你甚至可以看到许多孩子的手中都拿着手机。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芬兰人拥有手机普及率高达58%,居全球第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已经饱和,诺基亚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先生预言:今后5年内,芬兰的手机拥有率将达到100%。正是由于诺基亚采取了以移动电话为发展中心的公司新战略,才取得了今天骄人的业绩。
据纽约股市的最新排名,诺基亚已位列世界大公司第二十二位,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另据国际品牌咨询公司的一项评估表明,诺基亚的品牌价值已跃居世界第11位,名列世界移动通信行业榜首。
事实上,正如通用汽车代表美国一样,诺基亚代表了芬兰,它是推动芬兰走向更加繁荣的工业动力。在今年芬兰多数主要工业部门处于萧条萎缩的同时,其电信设备产值却增长了81%。
诺基亚的产值占芬兰国民生产总值的3%。难怪芬兰总理把诺基亚称为是芬兰经济的第三条腿。
称赞它把一个曾经以森林为主的小国变成了一个“后工业信息社会”。 而仅仅在20年前,诺基亚还只是一个生产胶鞋、轮胎、纸张和电子产品的集团公司。
正是靠着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及把握,它才取得了每年高于30%的增长速度,一步步发展成为一个引领世界移动通信潮流的高科技明星企业。 诺基亚公司1865年创建于赫尔辛基以北100英里的一个工业小镇上。
该公司在不同时期生产了从造纸、物业、到橡胶、机械、电缆等几乎所有产品,以至许多芬兰人至今仍把诺基亚的名字与儿时穿的胶皮棉靴相联系。 一个来自50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的森工企业是怎样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通讯设备生产厂商之一的跨国公司的呢?诺基亚相信:成功的秘诀在于时刻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抓住时机、果断变革,始终领先一步。
最近几十年,诺基亚抓住了两次调整产业重心的重大时机。第一次在1960年,已经发展成为纸张、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的诺基亚,在电缆厂成立了电子部,以光线电传输为发展核心。
当时,半导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学效习这些新技术都必须从零开始。今天的诺基亚便由此奠基。
最关键的一次转变发生在1992年,当时诺基亚已由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型工业转变为一个经营计算机、电子消费品和电信产品的高科技集团公司。但公司转型之初,经济上出现了亏损,新任总裁约玛-奥利拉响亮地提出:“未来将属于通讯时代,诺基亚要成为世界性电信公司。”
这位首席执行官一上任就推出了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新战略。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业务或压缩到最低限度,或出售,或独立出去,甚至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之一的电视生产业务,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诺基亚的决策者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抓住了这个绝佳时机。当别的公司还在加强模拟技术的研究时,诺基亚操作简便的数字移动电话已准备就序。
这些电话经过专门处理,能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不同频率和标准。恰在此时,正如诺基亚所预料的那样,世界移动电话的需求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早已为此作好充分准备的诺基亚实现了飞跃。
1992年以前,通信只是诺基亚13个多元化经营项目中的一项,约占总营业额15%。而在今年上半年诺基亚完成的86.47亿美元销售额中,有90%以上来自通信。
目前,诺基亚在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份额已接近30%,并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商。 如果说抓住机遇走专业化道路使诺基亚实现了飞跃的话,对市场的敏锐把握,则使它始终站在产业的前沿带动整个行业发展,从而引导市场。
诺基亚认为市场是不能等的,如何填补市场空白或把一个小市场做大,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和掌握好领先科技的切入点。诺基亚虽然一直拥有领先科技的优势,但它更重视科技的实际应用,认为技术如果不能延伸为合适的应用,为人类带来价值的话就不会形成市场需要。
因此新产品的构想源于消费者的需要、期望和梦想,详细的市场分析和对用户的细致分类才是最关键的前提。 诺基亚的市场细分策略使它第一个打破了每两年发布一个新产品的业界规律,而代之以平均一个多月就有一个新品种问世。
它的系列移动电话在优化基本功能的同时,从小处着眼不断创新,填补了一个又一个市场空白。如诺基亚5110一进入中国市场就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他们注重实用和品质,追求时髦与个性,但他们口袋里的钱不算太多,因而也不要求更多的商务功能。针对这一消费群体诺基亚推出了创新的“随心换”彩壳,并制定了相应的低价位策略。
籍此,诺基亚在市场中占尽先机,并掀起一轮手机销售的热潮。 诺基亚不但善于发现技术和当前市场的结合点,当其技术已领先市场时,它还能创造市场,引导市场向其技术转变,从而开拓出崭新的成长空间。
如具有革命性的诺基亚7110媒体电话的诞生,就是要把上亿的互联网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转变为在此之前还不存在的媒体电话用户。诺基亚为什么坚信这种转变会成功。
4.芬兰民俗文化
芬兰的风俗与习惯
芬兰人守秩序,讲礼貌,是芬兰交通显得十分井然有序。马路上一般情况下均无交通警察看管交通,全凭行人自觉按照红、绿灯指示而行。行人须行走在人行道上。过马路时须指示行人的绿灯亮后从人行道上穿过马路。
上下交通工具时应等车上的人下完后再上车。凡座位边贴有黄标志的座位均为给老、弱、病、残人留出的座位,车上人多时身体健康的乘客不宜直接坐到这些座位上。
着装
赫尔辛基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多风且变化无常。风衣和雨具都属必备品。在芬兰,室内温度一般都在二十摄氏度左右,因此衣服不宜穿得层次过多,应备些易脱的外套。平常穿便于走路才鞋十分有必要。
平常芬兰人的衣着很朴素、随便。只有在商务会谈、高级餐厅或正式的社交场合才穿西装带领带或长裙、礼服、高跟鞋。
除宴会外,一般公务在身时不宜过量饮酒,也不宜饮用烈性酒。
待人接物
在与芬兰人初次接触交谈是最不宜讨论宗教信仰和政治之类,体育、饮食和天气是最普遍的话题。
芬兰人在与某人第一次见面时无论男女均先握手道姓名。平日一般情况下只对外国人称呼XXX先生,而在芬兰人与芬兰人之间通常直呼名。同事之间十分熟悉时也有直呼姓的。
中国人在接到芬兰人的名片后应分清哪个是名或姓,通常名在前,姓在后。应避免以名当姓而以名来称XXX先生。
语言
芬兰是双语制国家,芬兰语和瑞典语均为官方语言。在芬兰,约有6%的芬兰人以瑞典语为母语。在北极拉普兰还大约有1700人讲Sami语。瑞典语区主要在西部和波罗的海岛屿上的居民区,约有30万居住在这些地方的芬兰人以瑞典语为母语。
芬兰语属Finno-Ugrian语系,跟爱沙尼亚语属同一语系。在世界上,讲Finno-Ugrian语的人总共只有二千万。与其他欧洲语言相比,芬兰语复杂难学,是举世公认的最难的语言之一。对于一个人口仅五百万的民族来说,只有学好外国语,才能有效地与外界进行交流,这使得芬兰人成为一个善学语言的民族。许多芬兰人能讲很好的英语,一些讲德语或其他欧洲语言。有相当一部分人能讲三、四种以上的外国语。会一点英语的中国人在芬兰不会感到语言交流方面有困难。
在夏天,许多芬兰报纸的主要新闻以及天气预报都用英语报导。芬兰无线电台定时用外语播送新闻,英语(包括一些其他主要外语的)报纸和杂志十分普及。在R小卖部(R-Kioski)和火车站都哦能买到英语报刊和杂志。
5.芬兰的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资料
根据芬兰工业联合会(EK)最近公布的调查显示,2007年芬兰对外投资额为23亿欧元,比上年略有减少。
主要投资地区仍为欧盟和北美地区,占总对外投资额的近50%,但对俄罗斯、亚洲和拉美地区的投资日趋增长。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森林、科技和化工等行业。
近年来,芬企业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在国外分支机构工作的人员数量增长显著。2007年,芬兰企业所有雇员中,有42%在国外工作,而2005年时该比例不到36%。
国外雇员比例最大的是森林工业,国外雇员最多的是科技型企业。
6.关于芬兰这个国家的概况
自然地理: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国土的四分之一位于北极圈内,与瑞典,挪威,俄罗斯为邻,其国土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南北最长距离1160公里;东西最宽距离540公里。平均海拔只有152米。全国约有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森林所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树种以云杉林、松树林和白桦林居多,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湖泊约10万多个,素有“千湖之国”的美称。芬兰的海岸线曲折,长达1100公里。鱼类资源丰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平均气温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经济:
芬兰的工业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已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发达,2001年的产值约为138亿欧元,几乎占到GDP的10%, 信息技术商品(电脑、通讯设备等) 出口额约为121亿欧元。芬兰还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手机普及率为80.4%。此外,芬政府增大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视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使本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02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取代芬兰马克。
人文:
芬兰约有人口520万。国土面积排欧洲第六,是一个人口密度很低的国家。约有67%的芬兰人住在城市。首都赫尔辛基有人口56万。1999年从业妇女占全国从业人口的52%。女性的寿命长于男性,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1岁,男性为74岁。芬兰的官方语言是芬兰语和瑞典语。芬兰人在正式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握手表示友好。他们在与人交谈时,一般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不符合习惯。
桑拿习俗是芬兰代表性民俗。在芬兰享受蒸汽浴,有一套沿用已久的习俗。首先桑拿室一定完全用木材建造,其中一定包括蒸汽房、洗澡间和更衣室。芬兰浴第一步先淋浴清洁,随即进入蒸汽浴室。享受热气蒸浴时,浴者都以浸软白桦树枝叶拍打身体,让血液运行加快,皮肤毛孔尽量张开,汗水更畅顺流出体外。当出汗一段时间,浴者便要淋浴清洁并冷却身体,待热气散去后再回蒸汽房拍打、出汗,跟着又回水中冷却。这样来回数遍最后再彻底清洁,芬兰浴才告完成。浴后一定要吃一些高盐份食物,以补充身体所失的盐份。
此外,芬兰的拉普兰省也被认为是圣诞老人的故乡。相传圣诞老人的名字叫尼古拉斯,生平最爱帮助贫困的人。有一次,他把三袋金子送给三个贫穷的少女,帮助她们摆脱被卖的命运。他把金子从窗户扔进去,正好掉进晾在壁炉上的一只长袜中。于是,将礼物放进圣诞袜的送礼方式便流传至今。
吃住行:
总体来说,芬兰的食品结构以肉类、鱼类和兔肉为主,而其中肉类又以牛肉和猪肉为主。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和卷心菜等是最常见的蔬菜,而牛奶和奶酪则是主要的副食。芬兰最出名的野味是驯鹿,三文鱼、波罗的海青鱼、鲑鱼、淡水鳕鱼也样样鲜美。芬兰的鱼子酱、秋季的野蘑菇、嫩滑奶酪等,都是极富魅力的美食。
芬兰有铁路5836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445公里。在芬兰乘火车几乎比汽车便宜,此为北欧独一例。也有发达的长途汽车系统,以距离算票价。芬兰是个骑自行车的好去处,行车道路修的很好,可慢慢领略过往的景致。
留学生在丹麦的住宿问题有以下几种选择:
青年旅社: 20—30欧元左右/每晚
学生公寓: 250--450欧元左右/每月或选择几个学生和租公寓
教育:
芬兰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教育。所有高校都实行学分制,学年由3年半到5年不等。如去芬兰读书,国际学生只需负担每年6-8万人民币的生活费用。同时,允许学生每周打工20小时,暑期打工不限时。但是由于芬兰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并不是很容易。
其他:
银行营业的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从9:15-16:15。
邮局营业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从9:00-17:00。大部份邮局有邮件代领的服务。
应急电话:国家急救电话:112, 报警电话:10022
挪威旅游纪念品: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萨米人手工艺品、地道的芬兰伏特加、美味的巧克力等。